今天將塵封已久的跳舞機踏墊翻了出來,由於年代實在久遠(十年囉),實在無法回憶起任何相關設定方式。只好付諸Google。

      記得當年買的時候就是一個踏墊而已,並沒有附上任何有關驅動程式的玩意(就算有也是發霉的磁片吧?)......

      若是USB接頭的搖桿倒還容易設定,但這種使用Parallel Port(平行埠)的古老裝置實在勾不起任何回憶。

      終於在大陸雅虎找到了可靠的相關資訊(:http://ks.cn.yahoo.com/question/1408121101713.html)

 

      原來Windows XP並沒有原生支援這樣子的裝置,所以XP才會毫無反應,但搜尋了一下才發現關鍵的驅動程式ntpad1.22版在網路上的許多連結都失效了,就算得到可靠消息也只能乾瞪眼。

      輾轉流離後總算在新浪網找到了網友上傳可供下載的附件(:http://iask.sina.com.cn/b/4511945.html)。

      為了方便大家,我也把檔案上傳到MEGA上面了(:

https://mega.co.nz/#!gst1nTpa!Rxv5LA-I2lpigwGwLxDO_mDMz1spf7kLaT2DZnMeM7E

),在被砍檔之前我想暫時可以舒緩一下大家找不到載點的問題。(若之後還是不幸失聯,請用Google搜尋ntpad122.zip這個檔案。)(2013/08/05上傳)

      stepmania-driver.PNG 
      將ntpad122.zip解壓縮開來,會看到這些檔案,請執行install.exe。

      stepmania-ok.PNG
      在安裝過程中Windows會一直問你[是不是真的要安裝無認證的驅動程式],請選是吧!可以看到安裝完成後在控制台的"遊戲控制器"會自動出現設定檔!

      stepmania-joy.PNG
      太酷啦!StepMania還會自動幫你設定好踏墊的相關按鍵,實在有夠貼心。

 

      PS:僅以此篇懷念那個撥接上網又貴又慢(雖然現在也是)、有著矮小髒亂的舊光華商場、病毒發作日是電視頭條消息和資訊展沒有Show Girl的純真年代......

ip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前陣子買來的華碩WL-520GU有個特異功能,也就是支援網路印表機。

      不過我實在不想讓房間顯得更加狹窄,因此家裡那台HP M1132MFP多功能事務機一直沒有機會與520GU結合試試看。

 

      雖然不在華碩官方網站的正式支援列表上,不過確定可以用,我測試了掃描與列印的功能皆正常無誤。

      這篇大概是用來當備忘的,我參閱了[這篇]與[這篇]兩篇文章,大家也可以看看。

 

      1.首先WL-520GU的韌體最好更新到3.0.1.4(含)以上,否則易有Router抓不到印表機的狀況發生。(或是印表機先開電再啟動Router)

      2.在要使用的電腦(們)上面安裝HP官方的驅動程式,不過HP真的很盧,堅持電腦一定要抓到印表機才讓我安裝驅動,HP到底在想什麼?只好先把印表機裝在電腦上假裝一下。

      3.接著到華碩的官方網站上找尋WL-520GU的印表機設定公用程式,檔名叫做UT_4079_Printer.zip。

      4.執行裡面Printer下的Printer.exe,這支程式就會幫你生出一個虛擬USB埠(ㄅㄨˋ,不要唸錯音!)出來,讓電腦以為印表機還是牢牢接在USB埠上面。

      5.happy to use。

 

      備註:掃描沒問題,但有比直接實體連線來得慢一點點;但列印會慢很久,大約要等兩分鐘才會開始列印(因此很多人以為520GU不支援M1132的列印功能)。我在此幫大家做過實驗了,確實可掃描與列印喔!但很慢就是了。

ip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年忙著作發財夢(簽樂透),久沒碰電腦,最近越來越低能了。

      把泛黃的光碟機面板拆下用威猛先生清洗,一整個就是白帥帥像新的一樣,但是裝回去之後......

      光碟機不過電了!!!

      我明明就小心翼翼的拆裝說,我對自己的手路還滿有自信的。

      最近還將兩台家裡會搞自閉的光碟機修好,這兩台的相同症狀都是托盤收得進去但怎麼按都出不來,不然就是出來一下又縮進去。

      後來經高人(Google)指點,將光碟機內的老舊鬆弛皮帶換掉就復活了!照理來說皮帶要去電子材料行才對,不過我嘗試使用女孩子綁頭髮的橡皮筋也OK。綁便當的橡皮筋我覺得韌度不足,反而會使托盤過緊或是馬達打滑,髮圈橡皮筋鬆緊度剛剛好!

 

      上面是提外話,究竟我的光碟機為什麼不過電了?

      我這個低能兒!把IDE排線裝反了......更改回來就好了。

ip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此紀錄一下自己與BSoD奮戰的經驗。

是這樣的,微軟非常希望自己能夠盡可能地利用錯誤代碼告訴使用者錯誤的方向,不過卻時常不靈光。

導致MSDN與實際狀況常常大相逕庭,今天我要紀錄的是C0000221錯誤。

 

也就是開機後或正在重灌電腦時會出現

STOP:c0000221 unknown hard error  
\systemroot\system32\ntdll.dll

的錯誤訊息。

 

其實用Google搜尋一下就會發現有很多種可能性,我就講一下自己遇到的兩種好了。

1.IDE排線有非常不明顯的斷裂,因此仍然可以讀取卻會在開機時錯誤。

解決方法:換一條排線就好了

2.重灌光碟可能沒有硬碟所需的正確驅動程式,畢竟現在硬碟的容量與型式日新月異。

解決方法:自己把所需的驅動整合進安裝光碟即可。

 

當然,其他的可能原因還有非常非常多,上述兩點僅供參考。

ip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想大家都知道V-Gear亞邁已經倒很久了,所以產品的售後服務基本上是0,東西沒壞就該偷笑了。驅動程式若不見的還可以上網求助,有許多網友都會不吝相助,但希望驅動程式支援新的作業系統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除非有熱心人士改寫程式。

      (其實驅動程式在連鈺電子的網站也可以下載得到:http://www.tcstar.com.tw/tcstar/ch/htm/service/support_V-Gear.htm,所以不必擔心。)

      手上的V-Gear Pocket TV雖然畫質差有嚴重的雜訊,不過畢竟功能正常因此也就繼續使用,但沒想到在Windows 7中會有影像沒聲音(使用XP驅動程式),這真的很傷腦筋啊……不管怎麼Google都找不到解決的辦法,似乎XP的驅動到了7之後只剩半弔子。到底為什麼有影像沒聲音呢?而且網路上似乎有也人提問過這個問題,但是相關的回答都是質疑發問者沒接對線。

     後來靈機一動想到了或許找得到萬用USB電視盒驅動程式,便搜尋了一番,結果在AndAudio的論壇中找到了QUALIA所分享的通用USB音效驅動程式,決定放手一搏實驗看看。(網址:http://www.andaudio.com/phpbb3/viewtopic.php?t=57998)

 

      1.png 

      ▲首先來到「裝置管理員」看一下,其實一開始我的"其他裝置"有兩個,一個是上圖的"無法辨識的裝置",另一個則顯示"無法辨識的USB Camera"。我將每個可能的裝置都測試過,才發現"無法辨識的USB Camera"其實不是什麼視訊Webcam,而是電視盒的音效裝置,Windows 7辨識錯誤了!所以各位要依自身狀況判斷喔,說不定名稱跟我的不一樣!

 

      2.png 

      ▲在上面點選右鍵,我們需要更新驅動程式。

 

      3.png

      ▲選擇手動尋找吧!自動搜尋根本是個廢渣功能(找到的機率微乎其微)。

 

      4.png 

      ▲上圖的「USB音效裝置」資料夾就是在前述AndAudio論壇中下載到的通用USB音效裝置驅動程式。

 

      5.png 

      ▲在這裡選仍然安裝吧。

 

      6.png 

      ▲該死的USB音效裝置終於裝起來啦!Windows 7終於認出這玩意兒不是Camera而是音效裝置啦!

 

      接著請享受你們的電視盒吧!我原本已經打算放棄電視盒了,沒想到被我試出解決方法,因此在這裡提出我的見解,希望跟我遇到相同問題的人可以迅速享受到。

 

      (2011/02/03更新)
       後來把電視盒拿到別台也是Windows 7的電腦上裝,卻只要使用亞邁原廠XP驅動程式就可以了,因此大家還是臨機應變吧~畢竟電腦軟硬體環境是有差異的。

ip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被我實作出進階版了!快按我☆

      在上一篇證實買回來超便宜的KVM確實可用,不過由於KVM這種東西所接的線材勢必繁如藍色蜘蛛網,因此沒辦法像鍵盤滑鼠那樣放在桌上,我想桌面肯定會雜亂無章的。

      如果接一條線到桌面上來就好,而儼然已化身為章魚的KVM丟在隱密的地方呢?這篇就是我的胡搞瞎搞歷程……

 

DSC08247.JPG 
 ▲再次關注著這台超便宜的4埠支援USB的KVM,即將被開腸剖肚。機器正中間的按鈕是唯一切換電腦的方法。

 

DSC08251.JPG 
▲翻到板子的背面,這四個接點就是按鍵開關的接腳。當左右接腳短路時就會切換到下一台電腦。

 

DSC08248.JPG 
▲該選用何種線材與接頭呢?苦思許久的我想到了電話線與電話接線盒……

 

DSC08249.JPG  
▲這個東西好像叫做623K,我的出發點是希望如果不用時可以隨意將遙控線拆下。

 

DSC08252.JPG   
▲因為我不太會用烙鐵,所以隨便用絕緣膠布貼一貼就交差了事,人生就是隨意啦~

 

DSC08253.JPG  
▲然後隨便用熱融膠糊起來,又失焦了。

 

DSC08255.JPG  
▲隨意找個地方用熱融膠黏起來,能用就好。如果之後沒什麼大問題就考慮修殼塞進去。

 

DSC08258.JPG  
▲現在來關注一下遙控線的按鈕部分。原本是要買跟板子上一樣的TACT Switch,不過覺得這個比較好看就買了,一個10元。 

 

DSC08260.JPG 
▲拿出另一個623K隨便用膠布纏一纏就交差了事。

 

DSC08263.JPG  
▲又多了一條線的KVM變得超恐怖的,請猜猜看畫面中總共出現了幾條線?答案是→14條

 

 DSC08261.JPG 
▲後來發現桌子抽屜鎖我用不到,就把鎖心拔出來裝上了按鈕,嘿嘿……

 

DSC08266.JPG  
▲這麼危險的東西當然要警告別亂碰啊!

 

      大功告成,要切換電腦時不用大費周章去找埋在線材堆中的按鈕,爽度一百分。 
      當然我心中有想到更進階版的,把四顆指示燈訊號也延長出來,這樣可以明確知道正在使用哪一台電腦。

      小氣鬼教室下次見。 

ip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話說阿頭我身為一位專業科技宅,房間沒有個三五台電腦實在說不過去(雖然都是廢五金),偏偏螢幕卻又只有那一個(太多也擺不下吧),到底該怎麼辦呢?

      打從兩年前開始玩Linux時,我就上網拍找了一個2埠最便宜的KVM,我記得含兩條線399的樣子,更可以自取,實在很方便。如果挑選PS/2鍵盤滑鼠版本會更便宜,但因為我需要使用USB裝置便選了前者。

      KVM上面的USB孔只有一個,所以我拿出了高一時買的破爛USB Hub作為擴充,沒想到就這樣一路相安無事用到了昨天,算是值回票價。不過自從需求增加之後,2埠的KVM已不符需要,便尋覓了2週的4埠KVM。

      目前電腦有小筆電一台:用來上課整理筆記,打混摸魚使用;桌上型兩台:一台跑CentOS,另一台則是在家上網閒嗑牙用的。除了小筆電是打工咬牙買下去的之外,兩台桌上型的零件全都是友情贊助而來,每個零件身世之悽慘我可以連講三天三夜給你聽,不過時間關係就算了。這樣的我當然買不起太貴的KVM,更何況大家幾乎一面倒地推薦ATEM的KVM。ATEM的確也是我理想品牌之一,但我實在拿不出這麼多錢,就算是二手也只能忍痛別過頭去。

      在網拍上,有大約五間賣家在賣著僅約350元的便宜4埠USB KVM,不過擔心品質的我還是選擇多走走多看看策略。終於,屈服於價格誘惑的我買下去了。

 

      DSC08245.JPG

      ▲照片拍的不好真是抱歉……這款KVM就是這麼簡單的設計,不過USB裝置最多可接3組!
         這樣一來就不用大費周章外接個USB Hub,我剛好可以接鍵盤、滑鼠與晶片讀卡機~ 

 

      DSC08242.JPG

      ▲盒子上註記有型號資料,我查過在淘寶的均價約為40元人民幣,也太便宜了吧!怪不得在台灣的網拍只賣350也能生存。
         由於賣家只賣350元,所以是不可能含線的,但有註明加150元會提供一條VGA線+一條USB線,所以四條就要350+150*4=950,這個價格都可以買二手Belkin了!但很慶幸的是,這個賣家的倉庫樓下剛好也是在賣電腦的,一條VGA線僅45元;USB線也才30元而已,雖然我有自備啦,所以是350+45*4=530,划算啦!

 

DSC08246.JPG   

      ▲全部的線接上來真是夠誇張的耶。怎麼會這麼亂!

      結論:確實可用,USB作動的部分也相當順利。

      優點:超便宜、因為是USB鍵盤滑鼠,所以不用等電腦開機完畢之後再開下一台。而且我每次開檯燈就會導致螢幕黑掉的怪問題消失了!所以是原本KVM的問題囉?

      缺點:按鈕只有一個,所以每次都像檔車循環檔似地1-2-3-4-1……,所以我決定要改造這台KVM成為超級KVM!

      怪事:桌上型電腦接了KVM之後會在POST畫面Halt住,原因不明……但我猜測是電壓不足的關係。

 

       下一篇是動手改造KVM!

 

      趁我還記得零件來源時講一下好了,
      桌上電腦A:
                      主機板(Socket 370的吧?):從報廢電腦上拆下。                      
                      顯示卡(SiS 6326),人家不要的。
                      CPU(P3-1G),從人家燒掉主機板上拆下。
                      硬碟(40G),網拍250元入手。
                      記憶體(SDRAM):從廢五金堆翻出來的。
      桌上電腦B:
                      主機板(含CPU P4-3G),從人家報廢電腦上拆下。
                      顯示卡(GFX 7800),某白買了卡皇,舊卡友情贊助。
                      記憶體(DDR400):我哥不要的。
      螢幕: 人家不要然後我哥去要來的(因為畫面出不來),我花了一千元送修,驅動模組掛了。

      全部都是廢五金正確無誤!我堪稱撿破爛中的霸主。 

 

      同場加映阿頭世界奇觀!

      DSC08203.JPG 

      ▲話說阿頭身為一位專業電玩宅,房間有個3台PSP也是不意外的……最近迷上了魔物獵人外傳艾露村。
         (其實裡面只有一台是我用消費券買的……其他兩台是幫人家照顧小老婆) 

ip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篇算是筆記啦……怕忘記


 

      最近還是在搞電腦。

      由於狗小白在兩、三年前給了我一塊含CPU的主機板,不過由於當時我並沒有PCI-E的顯示卡,因此便擱置一旁。

      最近由於這隻狗跑去當替代役發了一筆小財,馬上去換成一代卡皇,舊人7800GT就拿來便宜我了。所以我的生涯終於在2010年底第一次與PCI-E顯卡親密接觸了~也是第一次接觸775腳位的CPU。啥?你說現在流行愛來愛去的(Core i x)?那個再等個五年看看吧……

 

      第一步當然便是將CentOS 5.5移植到另一台電腦去,磁區的部分是用Ghost 8移成功了啦,但是MBR我不太熟,只好用光碟重裝GRUB了。

      從光碟進入救援模式:linux rescue

      看一下分割狀況:disk -l

      切換根目錄至光碟片:chroot /mnt/sysimage

      安裝GRUB至MBR:grub-install /dev/hda

 

      一切看似風平浪靜,XP安裝程式卻沒辦法順利安裝耶……

      只好用Ghost把XP移植回來了,開機卻會卡住?

      只好用XP光碟的修復模式下去跑,收工。

ip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D壁磚顧名思義就是做好的瓦愣紙壁磚裡面塞著一張CD專輯,畢竟經典的專輯耀眼度也是不低的。

 

      1.依照慣例,我終於把紙型割好且組起來了。

      DSC08147.JPG

 

      2.接著對準瓦愣紙板準備切割。

      DSC08148.JPG

 

      3.終於割好啦!

      DSC08151.JPG

 

      4.在畫好摺線之後就開始摺看看,反覆實驗密和度以及CD到底放不放得下去。

      DSC08153.JPG

 

      5.做好囉~背面長這樣,與素面壁磚不太一樣

DSC08154.JPG

      6.正面!而且已經將專輯放進去囉~

      DSC08155.JPG 

ip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好意思,借用一下這本書的書名當作標題。

 

      話說上個世紀的某天,我劉某人走在文化的圖書館內尋找拼布書與不織布的相關書籍時,忽然看見了這本書,驚為天人。便下定決心要在打工結束後動手製作,卻沒想到遭遇的第一個困難便是紙型!書中說必須放大兩倍,原圖有16X17 cm這麼大,放大成兩倍不就……爆炸啦!煩惱到最後,就擱置了。

      幸有賴海苔妹提醒我這個豬腦袋:「分開印不就好了?」頭殼深處那間充滿霉味的小房間突然點亮了燈,於是乎呈現如下……

      話說本篇實在沒辦法一天就完成,因此我可能會分成多篇或持續更新。

 

      1.這次閱覽的書籍是這本,《用瓦愣紙做室內佈置》,楓書坊文化,ISBN9789866681257。

      DSC08137.JPG 

 

      2.我想製作的便是封面出現的壁磚佈置,於是便開始在生活中慢慢尋找合適的工具與材料。

      DSC08136.JPG 

 

      3.書中提供的紙型就像這樣,會提示所需放大影印的倍數等等……由於放大後會是一張至少有32X34 cm的大紙張,交由輸出店我想應該所費不貲吧?於是我用掃描器把圖檔輸入到電腦中,用PhotoImpact編輯過後輸出,要調整到輸出後剛好就是實際大小其實還滿難的。

      DSC08138.JPG

 

      4.輸出後便如圖所示,我把圖檔分成了三張A4紙來輸出。

      DSC08139.JPG

 

      5.用筆刀稍微切割邊緣後就來相接吧!話說這隻筆刀附了六種刀片,竟然只要10元!在10元商店看到的當下,我著實地吃了一驚,二話不說掏出口袋裡面隔天餐費僅存的10元。

      DSC08140.JPG

 

      6.相接好就是長這樣,真是令人興奮啊!!

      DSC08141.JPG

 

      7.最重要的主角登場了!薄型瓦愣紙。我想這應該是不僅我,而且大家都很難取得的東西吧……一般用來包裝的瓦愣紙都是採用比較厚型的,根本不適合用來做這次的手工藝,而且做好之後在作品上面出現八里文旦的字樣應該難以讓人接受,更何況我取得的材料有這麼大片。這片材料是我爸跟我家隔壁的瓦愣紙箱工廠凹來的,真猛……

      DSC08142.JPG

 

      8.既然都準備好了,那就開始把瓦愣紙裁切成紙型的模樣吧。

      DSC08143.JPG

 

      9.費了不少功夫之後,終於割好啦!接著用針筆或沒水的原子筆在預定的地方畫出摺線吧!這樣就會摺得很漂亮且順手。

     DSC08144.JPG

 

      10.接著黏起來,作品就完成啦!話說時鐘壁磚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機芯,可是我之前去小熊媽媽花54元(我有VIP卡有打折喔)買的機芯實在不符要求……指針太短啦!像是桌上小鬧鐘在用的。後來在家裡附近的垃圾堆裡看到有人丟棄了不要的時鐘,趁著四下無人時我就帶回家分解啦!我真的是去撿來的……
      (編按:後來我又買了兩次機芯,目前定價是50元(2011/02/17更新)) 

      DSC08146.JPG

 

      11.其實我最希望的樣式是車站時鐘那種單純的長條型指針,但實在不好找又不想上網拍亂花錢。結果這次的小敗筆是分針有點小長……

           在書本原作中,時鐘壁磚是有割出時間刻度的,但是阿頭我實在沒把握能夠割出好看的洞,就不割了。

       DSC08145.JPG

ip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