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買了半年,結果Whoscall就是不會在來電時顯示,小米手環也不會在來電時震動。
研究了很久,終於試出來啦!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找到一個系統App叫做「手機管理員」。
在手機管理員內,有個叫做「手機效能加速器」的東西。
按下右上角的三條線。
將「小米運動」與「Whoscall」勾起來,這樣就會受到保護而不會被kill process。
手機買了半年,結果Whoscall就是不會在來電時顯示,小米手環也不會在來電時震動。
研究了很久,終於試出來啦!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找到一個系統App叫做「手機管理員」。
在手機管理員內,有個叫做「手機效能加速器」的東西。
按下右上角的三條線。
將「小米運動」與「Whoscall」勾起來,這樣就會受到保護而不會被kill process。
可以先確認Visual Studio 2012預設的原始碼管理工具是否有切換成Team Foundation Server。
微軟不知道為什麼,把18456這個錯誤代碼弄得很寬,所以可能的原因有好多種。
比方說:
1.特定帳戶無法登入:http://codeplanet.me/archives/2014/08/sql-server-error-code-18456/
2.官方則是說SSMS沒有用管理員權限執行:https://support.microsoft.com/zh-tw/kb/2679285/zh-tw
3.不太清楚這是啥問題:http://www.dotblogs.com.tw/messboy000/archive/2014/05/31/145324.aspx
4.密碼強度問題:http://blogs.msdn.com/b/sql_protocols/archive/2006/02/21/536201.aspx
5.密碼強度問題:http://tc.wangchao.net.cn/bbs/detail_1846423.html
是的,我就是遇到密碼強度問題。
Azure上建立的SQL Server,預設密碼似乎是Azure帳號的密碼(不確定),改一下就OK啦。
不過呢,公認最有效的方式是查看錯誤訊息log檔,可以知道真正錯誤的原因。
廢話不多說,純筆記。
.NET的BackgroundWorker執行CancelAsync()時若拋出TargetInvocationException例外,
請檢查BackgroundWorker的WorkerSupportsCancellation屬性是否有改為true。
因為PS3副廠手把太便宜,一不小心就買了三支。
多的當然就拿來給手機用啦~這邊說一下我參考的文章與實作心得。
(因為只是跟著做的心得,詳細步驟請查閱參照文章)
1.手機一定要ROOT
一開始我想說手把的Bluetooth Master Mac Address可以用電腦修改,那應該不用ROOT吧?
結果我錯了,手機之所以要ROOT是因為與手把連線時,Sixaxis Controller會佔領手機的藍牙功能。
所以我想要戴著藍牙耳機+藍牙手把打遊戲的夢想沒了。
2.有些手機不支援
這就說到Android的悲歌了,手機千千萬萬種,就是有不相容的機子。
Sixaxis Controller的官方網站有寫「it is incompatible with most HTC devices and some newer Samsung devices.」。
要賭人品可以先用測試App再決定要不要買下去。
3.Bluetooth Master Mac Address
Bluetooth Master Mac Address其實就在「設定」>「關於手機」裡面,不一定要在Sixaxis Controller裡面翻找。
最近換了手機,結果在手機的藍牙設定裡面就是抓不到藍弦i4。
想了一下,覺得應該是藍牙耳機的靈魂還殘存在上一支手機內,所以自然不會發出要求配對的訊號。
翻了一下說明書,結果根本沒用。(因為說明書寫錯了)
這邊說一下正確的重新配對方法:
1.按住大圓鈕開機,然後不要放手。
2.這時會聽到跟平常不一樣的音效,還是不要放手!
3.趕快用手機抓配對,你就會發現藍弦i4出現了。
4.抓到配對後可以放手了。
我在使用桌上型電腦時都是使用有線網路居多,所以USB無線網卡我只有兩張,分別是D-Link的DWL-122/A1(802.11b)與PLANEX(PCI)的GW-US54Mini(802.11g)。
這兩張都相當有歷史了,不過因為沒有需求所以我並不想買新款的產品。
比較舊的DWL-122/A1在Windows 7反而能夠順利被驅動,而GW-US54Mini卻吃鱉。(兩款的原廠都沒有繼續推出後續的驅動程式)
今天剛好在Mobile01看到有高手分享了驅動的方法: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04&t=1226282#47634387》
簡單來說,一樣去PLANEX的網站下載最後一版的驅動:
《http://www.planex.net/download/wireless/gw-us54mini.htm》
安裝過後,檔案會放置在
《C:\Program Files\PLANEX\GW-US54Mini Utility\InsDrvTemp_USB》(Windows 7 32位元版本的情況下)
《C:\Program Files (x86)\PLANEX\GW-US54Mini Utility\InsDrvTemp_USB》(Windows 7 64位元版本的情況下)
然後去裝置管理員,把驅動不起來的USB WLAN Device手動指定驅動程式的位置,就搞定啦!
我一直都比較喜歡蕃茄勝過DD-WRT,不過之前把WL-520GU賣掉改買RT-N13U後就只好改用DD-WRT。
不知道是倒楣還是幸運,在即將過三年保固的時候,RT-N13U竟然開始照三餐熱當斷線,每次斷線後就只能恢復原廠設定並用設定檔復原。
沒想到送修皇家俱樂部之後,回來的是RT-N15U,這下子當然燃起了刷機魂......
又那麼剛好,我同時是死忠(僅存)的mCool用戶,當然得自己架一個Proxy比較快囉。
0.
刷機前的重要恐嚇叮嚀......
a.請確保你知道如何對家用無線路由器做簡單的硬體安裝。
b.請確保你知道如何用網頁介面的方式登入路由器的管理介面(也知道要如何設定電腦的IP)。
c.請確保你知道簡易Linux/Unix-Like系統的命令列模式操作以及VI文書編輯器的使用。
d.刷機有風險,請妥善考慮。塊陶啊
1.
官方版的蕃茄似乎沒有支援RT-N15U,所以得靠熱心的網友所製作的非官方版。
a.可以先去《Tomato by Shibby》這個波蘭網站找一下他最新版的作品,記得要找K26RT-N分類的。
b.不過台灣也有熱心的網友分享了Shibby版的中文化版,可以參閱《twtomato》。
2.在刷機前先把防火牆關了。
3.
a.先把機器的電源關掉,然後拿針抵住Reset鈕再開機,過個幾秒後就會發現藍燈號變成長閃長滅的狀況,這時已經進入救援模式。
b.接著使用華碩原廠工具中的Firmware Restoration(華碩官網也有得載),就會上傳韌體。如果上傳到一半時失敗,大概就是被防火牆擋住了。
注意1:在刷蕃茄之前強烈建議先去華碩官網把RT-N15U的官方韌體下載下來備用(以防刷失敗的情況)。
注意2:如果在刷機後,遲遲無法以192.168.1.1進入管理介面時,可以用無線裝置連進去後回復路由器設定。
因為把Squid裝在JFSS裡面比較不穩定,所以我打算用裝在USB隨身碟裡面的方法。
4.
刷機成功後就把隨身碟插到路由器上,再到蕃茄的管理頁面就會發現有抓到隨身碟。記得拿支容量小一點的,不然有點小浪費。(不然拿網樂通的DOM也可以啦...)
至於蕃茄支援的磁碟格式看來就是Ext2、Ext3、NTFS與FAT,其他格式就要大家自己試試看。
我是選擇NTFS啦,這樣連到Windows電腦上比較方便,不需要因為番茄是Unix-Like就格式化成Ext3。
5.
因為蕃茄只幫我們掛載了磁區上來,資料夾得自己掛載,所以上面的欄位填入「mount -o bind /tmp/mnt/sda1/opt /opt」;下面的欄位則填入「umount /opt」。
6.
由於接下來要用模擬終端機的方式連進路由器,所以可以來這邊確保一下TELNET或SSH有沒有啟用。其實開個SSH就好,Telnet就不必了。
7.
既然剛剛是用SSH,那就隨便找個連線的程式吧。要選頂頂大名的Putty或其修改版的PeiTTY皆可,方便就好。
8.
連進去後的帳號是root;密碼則跟路由器一樣(如果預設則是admin)。
9.
第一件事情就是把隨身碟的opt資料夾掛載到系統內的opt資料夾。雖然剛剛在蕃茄裡面設定了掛載的指定,但是因為還沒重開機,所以這項指令我們還是得自己先打一次。
請輸入「mount -o bind /tmp/mnt/sda1/opt /opt」。
不過會發現系統回應你隨身碟內找不到這個資料夾或檔案。
10.
那就自己創一個吧。
請輸入「mkdir /tmp/mnt/sda1/opt」。
輸入完再輸入剛剛第9步驟的「mount -o bind /tmp/mnt/sda1/opt /opt」,就會發現掛載上去了。
11.
a.接著要安裝optware,所以下載一下optware的安裝script。
請輸入「wget http://tomatousb.org/local--files/tut:optware-installation/optware-install.sh -O - | tr -d '\r' > /tmp/optware-install.sh」。
就會發現在下載檔案,跑到100%就是下載完成。
b.然後要改變這個檔案的權限,請輸入「chmod +x /tmp/optware-install.sh」。
c.接著就執行這個script檔,請輸入「sh /tmp/optware-install.sh」。
執行完optware-install.sh後基本上會出現一個Successfully terminated的訊息。
12.
a.再來就是更新一下ipkg,請輸入「ipkg update」。
b.然後用ipkg安裝squid,請輸入「ipkg install squid」。
這兩項做好後一樣都有Successfully terminated的訊息。
13.
a.安裝好Squid後就更改一下Squid的設定檔吧,請服用「vi /opt/etc/squid/squid.conf」。
不過這個是用VI編輯器去編輯文字檔,不太會用的人可能得先去鳥哥那邊惡補一下。
b.設定檔內會先看到圖裡面的http_port 3128,代表之後用3128這個埠提供服務,建議改掉並加入transparent模式,例如「http_port 808 transparent」。
c.加入mCool的IP範圍,這樣只有用mCool IP的裝置才能連進這個Proxy,「acl localnet src 221.120.0.0/16 」。
d.關閉記憶體快取,「cache_mem 0 MB」。
e.將快取記體設定成唯讀,「cache_dir ufs /opt/var/squid/cache 10 8 16 read-only」。
基本上只有http_port預設就有之外,其他都要自己找一行輸入。
14.
搞定設定檔之後就可以執行了,第一次執行其實輸入「/opt/etc/init.d/S80squid restart」就行了,因為還沒執行過,不過用restart也不會怎樣就是了。
如果出現了以上的訊息就是成功執行,出現了一大串訊息則是Squid告訴你設定檔哪裡設錯了要你更改。
都好了之後用「exit」離開終端機。
15.
接著到系統指令的地方,在WAN連線後的地方輸入以下兩行指令。
「iptables -A INPUT -i ppp0 -p tcp --dport 3128 -j ACCEPT」表示防火牆開啟3128埠,如果你的Proxy不是用3128的話就自己改掉囉。
「/opt/etc/init.d/S80squid start」,這行就是開啟Squid的Daemon。
到此為止就大功告成了,把路由器重新開機一下就可以開始享受mCool變超快速的感覺。
以下是題外話
A.
其實把隨身碟從路由器上拔出來插到電腦上就可以看到opt資料夾內安裝了這些檔案。
B.
其中「\opt\etc\squid\squid.conf」(Linux內是「/opt/etc/squid/squid.conf」)就是剛剛用VI編輯的檔案。
因此如果對於VI很頭痛的朋友們可以偷吃步在Windows內編輯。
隔壁的squid.conf.default則是原始的設定檔,如果不小心把設定檔改到一直出錯,不妨把這個檔案複製一份出來重改。
C.
其實在「診斷工具/系統指令」裡面也可以輸入上述的指令,而且也會回傳結果給你。
最近都在寫C#的程式,不過Visual Studio開啟時的「最近使用的專案」不知不覺中就會累積很多,甚至把常編輯的專案蓋下去了。
稍微Google一下清除的方法,就會發現到微軟的《HOW TO:從起始頁中最近使用的專案清單移除項目》這篇技術文章,但是仔細閱覽一下根本慘不卒賭。再找另一篇就會看到.NET達人小歐所分享的修改Registry方法《[Tips]清除 Visual Studio [最近使用的專案] 紀錄》,比較優秀。
漸漸地工作上會做到的事情我就寫成同一支程式放在快捷欄位裡面,需要用到時就會幫我省下很多時間。
Recently I alomost program in C#, but after a period of time when I open Visual Studio, "Start Page" will be full of "Most Recently Used" Projects.
Google for solutions, you will find to Microsoft's "How to: Remove Items from the Recent Projects List on the Start Page" this technical article, but if you carefully read you will found it's not good enough. Another article is better "[Tips] Clear Visual Studio [Recent Projects] record".
So I program this, easy way to edit Visual Studio Project MRU(Most Recently Used) List at Registry, now support VS2008 & VS2010.(Because I'm not sure other version of path of Visual Studio are the same format or not)
名字/Name | PureDev VS Project MRU List Editor |
開發工具/Dev Tool | Visual Studio 2008 Professional (in C#) |
介面語言/Interface language | 英文/English |
版本/Version | 1.0 |
下載/Download Link | 按我/HERE |
(本文原編輯於2012/11/21。)
由於我用Google搜尋後,發現根本沒人發過相關資料所以就把測試所得的訊息分享給大家。
而且代理商似乎掛點了,這下子當初跟我一樣有買的人只好自力救濟了。
最近在找一台用來看漫畫的超廉價平板,由於我只用來看漫畫所以其他規格一律不拘,先決條件就是要便宜!
意思就是3G、GPS、高解析度、相機、輕薄、各式感應器、品牌還有藍牙,這些通通都不用!只要夠便宜就好。
原本看上的是NEOSON T700,不過白色沒貨了。(偏愛白色)
於是就在森森購物看上了TK DiamondIII這台,想也知道這台在對岸一定有本尊的存在,只不過是台灣的公司下單客製化罷了。
可以看到背面的規格表有更改過,變成了1GB RAM/8GB/ROM (官方網站記載的是512MB RAM/4GB ROM)。
我是在下訂後才發現到這點(規格有上升這件事),原本已經預計到貨後如果真的這麼悲情,就退掉改訂NEOSON T700 (後來發現應該是冬季版的升級,因為一般版還是512M RAM/4G ROM)。
第一步當然是看一下到底RAM跟ROM是多少 沒想到規格真的上升了!(這算驚喜嗎?還是冬季限定版的升級?)。
所以RAM確定是1G而ROM是8G,在平價平板中有1G RAM的不多見。
也可以看到原來這台的應用處理器是WM8850-mid,網路上的韌體資源滿多的。
(所以後來我當然是ROOT啦!)
箱子內的東西大概就是平板本尊x1、整流變壓器x1、Mini USB版本的OTG線x1、Mini USB版本的傳輸線x1、耳機x1、說明書x2以及保固卡x1。
這台特色之一就是正面的實體按鍵三顆(Menu、Home跟Esc),不過狀態列上還是有Esc、Home跟多工。
其實在網路上搜尋一下WM8850-mid的圖片就會發現根本長一樣,只有印刷的圖樣不同。
底部的接口從左至右分別為:3.5mm耳機孔、TF卡插槽(MicroSD)、Mini HDMI、reset孔、MiniUSB暨OTG孔還有充電孔(就是平價平板常見的2mm規格)。
底部的接口從左至右分別為:3.5mm耳機孔、TF卡插槽(MicroSD)、Mini HDMI(應該吧?)、reset孔、MiniUSB暨OTG孔還有充電孔(就是平價平板常見的2.5mm規格)。
然後我測試過了,沒辦法用USB充電(小遺憾);接上電腦則是MTP模式。
機身右側則是音量大小以及電源鍵。(比較靠近電源鍵的是音量-)
介面預設就是正體中文然後有原生Play商店(這點有加分到)。
(後來2013/05的Google Play商店升級時,也升得上去,真是萬幸。)
嗯,是Android 4.0.3。(希望以後能升上去)
(嗯,代理商似乎掛點了,只好含淚刷掰掰。)(不過網路上似乎也有非官方ROM)
跑分普普。(安兔兔V2版)
跑分。(安兔兔V3版)
電池跟NEOSON T700一樣是3000mAh,開著網路大概能用3~4小時。
目前測試到的問題與替代方案:
1.Dropbox上傳圖片時會閃退
解決:改用相簿的發送功能呼叫Dropbox就可以上傳。
2.LINE PATAPOKO ANIMAL進入時會說機子未經認證不給玩
尚未解決。
3.與ASUS RT-N13U b1的WiFi不太相容,PPS無法正常使用(會連線逾時)
解決:Router設定靜態DHCP後就可以了。
4.連續看布卡漫畫20分鐘左右WiFi就會斷線
解決:裝了REGPON wifi KeepAlive就能保持wifi不休眠
5.HDMI接電視沒反應
解決:後來發現是這台機子的mini HDMI接頭因為在殼內,所以轉接頭金屬露出部分太短,拿起美工刀割掉約2mm的橡膠就能輸出畫面了。
如下圖
6.可用網樂通的變壓器替代(剛好也是5V/2A)(這樣網樂通算是廢物利用)
不過得買個外徑5.5mm內徑2.5mm母座轉外徑2.5mm內徑0.7mm公頭的轉接線,如下圖
7.KKBOX每首歌播半分鐘就會跳下一首
解決:將進階播放模式改為模式1即可
8.RESET按鈕沒屁用,按下去只會關機而已
用了九個多月後突然開機後一直在剝冰淇淋三明治的外包裝,跑再久也進不去系統。
解決:同時按下音量-與電源鍵來開機,就會進入RECOVERY模式,如下圖
進入RECOVERY模式後,會出現前兩行的內容,意思是叫你在10秒內再次長按電源鍵,就會真的開始進行系統還原。
長按電源鍵之後就會出現第三行的字樣,意思是開始進入系統還原模式。
然後就會出現可愛的機器人開腸剖肚畫面,跑完後就還你一尾活龍啦!
9.以APK檔安裝APP時一直出現程式剖析錯誤?
解決:將預設儲存空間從/mnt/local換到/sdcard即可。
由於手上的HTC Sensation XE滿一年過保了,所以手賤就刷機了。(而且最近終於脫離研究所苦海)
不過刷機後發現HTC的官方ROM算是很好用的,所以不刷ROM也好用。
因為我對手機這塊領域實在不熟,因此稍微記錄一下我的參考文獻與步驟。
至於為甚麼網路上總是沒有出現一篇解釋最完整也最萬/通用的文章,在我瘋狂google後發現……
刷機方法與順序沒有標準答案!所以希望得到刷機知識完補懶人包的朋友們抱歉了
總是有不同的神人設計出各式各樣好用的工具,因此刷機方法與步驟也有許多種,新手除了善用Google搜尋以外似乎沒有捷徑。
文中列舉的奇怪名詞的意思就請各位先用Google到各大網站惡補一下,因為真的挺複雜的。
1.解鎖bootloader
為了刷非官方的Recovery,因此得先去HTC官方開設的hTC DEV解鎖手機的bootloader,解鎖後俗稱unlock。
該怎麼進行官方解鎖?詳見:http://goo.gl/lRxgl 或 http://goo.gl/gcSCg
但是!不使用官方解鎖卻又S-OFF的方法也是有的
例如:Juopunutbear http://goo.gl/jIhCt 與 Revolutionary S-OFF & Recovery http://goo.gl/V3nys
然後對岸的論壇也常常會出現"一鍵官解"等神級工具……
至於到底該用哪一個工具、怎麼做,自己拿捏吧~
基本上各家手機要刷機的第一部就是先解鎖bootloader,除非你買的裝置沒有鎖住這個,所以第一步驟應該就是這個。
|
2.取得最高權限(Root)
由於我打算使用4EXT Recovery這套神級工具來刷ROM,在安裝時都說我沒有root權限,所以先取得。
我真的很笨,所以使用了最簡單的一鍵root(在此使用TPSparkyRoot)。
怎麼使用TPSparkyRoot?詳見:http://goo.gl/WCH1a 或 http://goo.gl/mvRku
做完1.跟2.之後就有root權限了,如果只是要在官方ROM之下有root權限的人做到這裡就行了。
由於更新迅速,所以網路上先進們提供的檔案(adb與fastboot)有時候會比較舊一點。
需要新版檔案的話可以從Android SDK Manager裡面複製出來。
(懶得從SDK裡面抓的話,XDA又有高手做了輕量化的ADB&FASTBOOT:http://goo.gl/Si3i3C)
通常非官方的ROM在刷了之後,預設都是有Root權限,所以就不用再絞盡腦汁Root了。
|
3.刷Recovery
常用的非官方Recovery大概就是ClockWorkMod Recovery跟4EXT Recovery吧,到底該用哪一個,自己拿捏吧。
我使用了後者。
4EXT安裝方法也很簡單,作者在他的網站提供了一個apk檔,利用這個管理程式我們可以方便的安裝。
檔案去哪下載?詳見:http://goo.gl/kaVLy
要刷第三方Recovery也有不Root的方式,所以刷Recovery也有可能是第二步驟,因為通常Root權限會在刷第三方ROM後自動取得。
刷第三方Recovery的各種方法?詳見:http://goo.gl/nnAKL
4.刷boot.img
爬文發現如果在S-ON狀態下刷ROM容易有WIFI不能正常使用的問題,所以多刷這個。
WIFI持續開啟中?詳見:http://goo.gl/2rWrM
可以在刷ROM前就先刷,也可以之後補刷,心情爽就好~但是怕忘記就先刷吧!
例如BOA Sensation One的壓縮檔根目錄就存有對應的boot.img給使用此ROM的人搭配使用。
Revelation在S-ON的狀態下不補刷boot.img可是會無法進入系統的喔!
怎麼刷boot.img?詳見:http://goo.gl/y4B4e 或 http://goo.gl/ZxsA7或http://goo.gl/rr6Tdz (總之要接著電腦用ADB&FASTBOOT線刷)
至於進入fastboot後,電腦一直找不到Android 1.0的驅動程式時,可以裝一下HTC出的Sync試試看。
(ADB&FASTBOOT懶得從SDK裡面抓的話,XDA又有高手做了輕量化的ADB&FASTBOOT:http://goo.gl/Si3i3C)
刷了boot.img後,WIFI還是掛點?詳見:http://goo.gl/uFwvg (總之開SmartFlash試試看)
如果使用的Recovery是4EXT的話,試著把Tools裡面的Smartflash啟用後再刷一次ROM。(用法http://goo.gl/Xea0a1)
S-OFF的種類: |
5.刷ROM
到底怎麼利用4EXT Recovery去刷ROM?詳見:http://goo.gl/e0Wws
(總之超簡單的,選擇zip檔後就一直按按按。)
5.1 BOA Sensation One 7.0
BOA Sensation One官方部落格:http://goo.gl/g9sgQ
這是一位台灣的高手製作的非官方ROM,不過BOA換拿蝴蝶機,所以7.0應該就是最終版了。
選擇的版本是沒有美化的7.0版,因為爬文發現有些網友刷美化版出現了一些錯誤。
BOA Sensation One的特色就是刷完ROM之後還有選配安裝包可以安裝,會多出BOA Tweaks可以用。
5.2 ViperS 1.6.3
ViperS 1.6.3在XDA的發佈頁:http://goo.gl/enezH
ViperS 1.6.3是基於Android 4.0.4 + Sense 4.1的最終版本,所以很穩定,讓我爽爽用了半年。
後來Viper團隊又推出了ViperS 3版本,是Android 4.1 Jelly Bean & Sense 4+,不過目前相機與MHL輸出還是有些BUG。
5.3 Revelation 1.0.2
Revelation在XDA的發佈頁:http://goo.gl/CV1tCa
後來也嘗試了Revelation,這是從S3版One S移植過去的,完成度還滿高的。
最重要的是,跟ViperS 3.x版本一樣,是Android 4.1 Jelly Bean & Sense 4+。
如果S-ON的狀態下開了4EXT的SmartFlash刷Revelation時,基本上刷完重開機會卡在HTC畫面,所以記得進入fastboot內補刷boot.img喔!
6.總結我的刷機後狀態
(1) 使用了官方hTC Dev的unlock。
(2) 沒有S-OFF,所以還是S-ON。
(3) HBoot版本是1.29。
有些人說沒有S-OFF就刷機總是心裡覺得怪怪的。
可是既然S-ON狀態下刷機也沒啥問題(頂多就是多刷個boot.img),少個麻煩何樂而不為?
其他:疑難雜症
1.後來改刷ViperS後爽爽用了兩星期,突然發現VPN設定頁面打不開?!
爬文發現,原來要先設定好圖形解鎖,詳如:http://goo.gl/F1RtQ。
☆這點與原廠ROM的情形不同,原廠ROM會在VPN設定頁面提醒並跳轉到安全性頁面。
阿頭我最喜歡買些便宜的東西然後試用了,有鑑於目前網路上還搜尋不到關於急充王的開箱文,我就來打響第一砲吧!
手機買八個多月以來,總是有一、兩次在外出時瀕臨沒電的窘境,不過心臟超強的我卻一直都沒有買行動電源。
原因之一是:就真的那麼一、兩次沒電,行動電源的使用機率真的太低,而且還所費不貲。
另一原因是:在自放電狀態下,我常常會忘記拿出來充一下,這樣一來壽命肯定大幅減少。
剛好我又有兩顆多的三洋 eneloop Harmolattice (2500mah版本),就想辦法買個電池盒來消耗掉囉。
內在總是令人感到神秘,當然要拆來看看。
嗯,銲工很差……很符合這個價位的作工。
首先來看看我已經盡量充飽的電池狀態……。
照片有點模糊,不過電壓約略是1.411V。(電錶是EXCEL DT9205A)
而這時手機的電池狀態:約略28%、電壓3786mV,從上午10:04開始充電。(手機是hTC Sensation XE)
不過呢…雖然充電狀態顯示為AC,但其實充電速度跟USB差不多。
2012/10/15更新:新增電流測試
雖然顯示AC充電(大概急充王內部的D+跟D-有短路吧),不過我還是很好奇到底實際電流是多少……所以就耗費精神製作了測試用的USB連接器。
可以發現大概是在340mA左右。(不過手機實際吃了多少電流進去我就不知道了)
(順帶一提:用原廠充電器的電流約為570mA;而電腦的USB Port則約300mA)
到了下午12:41時,急充王的溫度下降得很明顯,顯然已經充不太進去手機了。
因此估計急充王大概能充半台手機的量吧(XE的原廠電池容量為1730mAh),這個量雖然不多,但已經足夠應付出門在外沒電的慘劇。
來看看電池的電壓…
電壓下降到1.157V了,雖然這時電池拿來裝別的用品還能作動,不過似乎不太能幫手機充電了。
結論:還可以啦,在這個價位就不要太要求了(約NTD100正負40),但還是老話一句:「一分錢一分貨」。
今天在安裝一台電視盒,但過程曲折離奇到我以為盒子是故障的。(不過其實沒壞)
1.首先就遇到了接上營幕後沒有畫面顯示,但有聲音輸出。
這代表著電視盒的確有接收到電視的訊號並轉出來,但是為什麼電視沒畫面呢?原來是這台電視盒的相容性不佳,自動偵測解析度的工作不太順利。後來找了另一顆螢幕,並在那裡將解析度先調好再搬回來。(或是用Res鍵盲切試試看)
2.可以看電視了,但是電腦的畫面無法顯示?
如果是這樣,那麼比不能看電視還嚴重耶~原來是因為接到電腦的那條線原廠給太粗了,比電視盒的殼還大以致於無法插到底,只好暴力點囉。
2012/7/24 Update:
3. 原來這部電視盒於外在環境太熱時會導致畫面出現水波紋,害我以為螢幕壞了還拆開來檢查電容。
最近換回以前在用的古董P4那塊板子,灌完Windows 7才發現字體超模糊的啦!就像是近視眼卻不戴眼鏡那樣,字體就是糊成一沱。
偏偏用Google搜尋又出現一大堆結果,不外乎是要人重灌顯示卡驅動程式或是關閉ClearType,我這傻子真的照做了!根本就沒有用啊!!
就這樣眼睛脫窗了一星期。
靈感又出現啦!!根本就是D-Sub的線沒插好,我怎麼會這麼晚才發現呢?
搞了四個月才發現既非線沒插好也不是線壞掉,而是DVI轉D-Sub的轉接頭有問題。(2012/08/31 Update)
最近把電腦灌好後也裝了驅動程式,沒想到就是一直聽不到聲音。試過裝公版驅動也試過裝相容的驅動,通通都不行。
試了三天終於靈機一動,前面板的音孔?
主機板是AC97結果前面板音孔的腳位是HD Audio的,導致聲音出不來……
後來直接把5-6腳位跟9-10腳位用Jumper短路就出現聲音了。
雖然落後很多,我也開始玩Android手機了。
在Sensation XE的內建瀏覽器內有取消行動版網頁的功能,這樣進Facebook就不會被強制轉到行動版網頁。
可是我比較喜歡用海豚瀏覽器,卻找不到這功能。
終於找到了:
點選選單 > 更多 > 設定 > 海豚瀏覽器 > User Agent > Desktop
偶然在電子材料行看到了RS-232轉PS/2的轉接頭,讓我突然想起以前的那段時光。
雖然我沒有很老(兩輪而已),但還是橫跨了電腦發展史上多個世代。應該是從RS-232的滑鼠開始用的吧?*後來不知不覺變成PS/2跟USB,感應構造也從一顆鐵球到光學**。
依稀記得在小學三年級時,學校突然有一筆經費就建置了電腦教室,但是滑鼠底下的鐵球總是被幹走所以學校索性把滑鼠全部撤掉了。要求上電腦課需要用到滑鼠的同學必須自備滑鼠,但是當年滑鼠真的夭壽貴所以大家還是忍痛用鍵盤敲敲打打,可是某天跟老爹去逛大賣場時看到一個99元的滑鼠,死纏爛打也要老爹買給我。
結果帶著滑鼠去上電腦課用得正爽的時候,不知不覺越來越多人來跟我裝熟,說要跟我用同一台電腦,甚至連女同學們也蜂擁而至。我差點就要跑回家跟媽媽炫耀我長得很帥很受歡迎的事情,不過大家看到這裡也知道哽到底藏在哪裡了……就是那顆99元的爛滑鼠!原來上電腦課有滑鼠會被同學當成神來拜!這應該是現在小朋友無法體會的事。
在上完電腦課之後滑鼠就掛了,果然不違背它特別便宜的含意。
註解:
*仔細回想了一下,好像有一種序列埠比RS-232還要大,查了一下終於想起來了!就是25pin的COM2啦!我就是從這種規格的滑鼠開始用才對,而且好像9pin跟25pin還有轉接頭能用來互轉。
**不知道現在的小朋友有沒有看過兩顆按鍵的滑鼠,只有左鍵跟右鍵而已,握法似乎是左鍵用食指然後右鍵用中指,這就是我在Windows 3.1時代用的第一顆滑鼠(羅技的)。後來到了Windows95的時代,家裡又買了一顆標榜人體工學且符合Win95規範的滑鼠,就出現中鍵了~不過始終不知道這顆按鍵的用途。中鍵變成滾輪+中鍵究竟是甚麼時候出現的我也忘記了。
鐵球滑鼠也用了非常多年,到了高一時才開始改用光學的。光學一開始最為人詬病的就是在某些材質上就是感應不佳會亂飄,後來當然改善了。而滑鼠球滑鼠讓人討厭的地方就是大概半個月要打開來清汙垢,不然就會漸漸被汙垢黏死XY軸。
其實也用過羅技軌跡球系列滑鼠,大拇指超酸!
來測試一下你符合老人特色的指數吧~~
----------------------------1993~1997時代組-----------------------------------------------------------------------
1.關機前要打park指令
2.要出現[您現在可以放心關機]才敢按開關
3.翻看原廠手冊並用指撥開關調CPU頻率(每個阿宅都會計算倍頻外頻)
4.調到快死但還是不行的IRQ
5.玩遊戲前必須進入setup分別選擇音樂與音效要使用的裝置
6.滑鼠跟搖桿的驅動都必須事先讀入
7.最早認識的英文單字是play
8.知道為什麼在Windows內硬碟是從C槽開始編號
9.用過B槽而且知道防寫孔要貼貼紙(A槽在2005年左右才死掉,還不夠早)
10.買過5.25吋的遊戲軟體而且安裝時換片換到手抽筋
11.用過單色螢幕
12.玩過黑白畫面的大宇大富翁1
13.玩過下任何方針都得按數字選擇的光榮三國志1
14.開始用電腦時Pentium都還沒出
15.五子棋遊戲就可以玩一個下午
16.透過倚天中文系統看到中文時默默流下眼淚
17.被老師逼著玩教育部CAI過
18.用過5.25吋的大腳硬碟且容量不超過1GB
19.知道什麼是SCSI
20.CD光碟機4倍速就是神速了
21.買了聲霸卡後被同學當神來拜而且人人搶著去你家見識
22.在星期一去台北車站前NOVA發現沒有任何店家有開門營業
23.機械式鍵盤
24.有巫毒卡玩3D遊戲就超神
25.看過莫名其妙不知從何而來的Windows96
26.某一天才發現del跟deltree指令不太一樣
27.螢幕的電源是從電腦的PSU後面接出來
28.看過張洛君、卜學亮與劉爾金主持的電玩大觀園(天心還不夠久啦)
----------------------------1998~2005時代組-----------------------------------------------------------------------
1.媽媽在講電話時就不准你上網
2.知道什麼是Netscape並且見證它的沒落
3.知道A槽是什麼並且收過磁片當禮物
4.範例:祝英台
5.800x600就是一種奢侈
6.知道CRT很重
7.發現鍵盤上突然出現了Windows旗標
8.興沖沖地跑去買了兩張10M網卡與網路線要連星海才知道原來網路線有分跳線與不跳線
9.中華電信ADSL服務叫Hi-Fly;512k/64k
10.Microsoft Office 97
11.去過光華橋下陰陰暗暗的光華商場
12.在光華商場被問過要不要買大補帖
13.用過第一批50倍速CD光碟機並且放進去的光碟爆裂噴出來
14.在電視上看過奇摩站的廣告(非Yahoo奇摩)
15.上過只有文字沒有圖片的蕃薯藤
16.Perl
17.在玩太空軍校生時搖機台太用力而死掉
18.買過128MB就要價3000元台幣的USB隨身碟
19.在Windows Me當機時生氣過
20.用很多片光碟安裝Red Hat Linux
21.發現喇叭放在CRT螢幕旁會讓螢幕變色
22.開奇摩站首頁要半分鐘左右但習以為常
23.用Windows Media Player要播VCD時不知道該怎麼弄
24.整人專家5.0
25.防毒軟體的病毒碼要自己去網站下載回來升級
26.穿過富峰群資訊的便利商店T恤
----------------------------2005~2011時代組-----------------------------------------------------------------------
1.覺得現在組電腦真的超無腦超簡單
2.光華商場要被拆掉時還跑去緬懷一下
3.覺得以前買的燒錄機要破萬很恐怖
4.想把磁片裡的遊戲存檔讀出來時才發現磁片/磁碟機掛了
5.覺得現在電腦內什麼元件都要散熱很熱情
6.認為還是以前的單機遊戲比較好玩
在去年年底時有把買來的超便宜4埠KVM改造成遙控的方式,這樣KVM就不必放在觸手可及的地方。(普通版按我!)
不過當時比較懶惰,並沒有把構想中的進階版本實作出來,所以還是得把裝置擺放在眼睛看得到的地方。不過隨著KVM越擺越遠,有時候按下去根本不太清楚跳到哪一台電腦,就動了做出進階版的念頭。
把KVM板子後面的接點焊出來,過了一年焊工還是很爛。
為了整理線路時方便拆裝,用RJ-45資訊盒當接頭。
感覺大概就是這樣。
實際接線時就是長這樣。
切換的按鈕就要兩條線,所以要加上燈號的功能就沒辦法繼續用電話線那招。想來想去最容易取得也最適合的線材大概就是網路線吧,裡面有八條線,妥善利用還是很夠的。
所以分了兩條給按鈕,而四顆LED燈的正極各一條總共有四條,最後是LED的負極共用一條,所以只要七條就做得出來。
為了方便拆裝,不管是切換盒這端或KVM那端,我都含淚買下了昂貴的RJ-資訊座。
在RJ-45座旁邊有一顆神秘的迷你洛克開關,其實這顆是第二顆,因為一號被太燙的焊槍燙死了,整顆融化到強制短路!
這顆開關的用途就是用來關閉按鈕,防止死小孩看到按鈕就想按的壞毛病。
做好後大概就是這樣。
有鑑於上次買的那顆按鈕太難按,這次特地找了一顆超有手感的按鍵。
話說LED燈都用不同顏色是希望好看一點。
實際接上網路線的使用狀況,LED因為太不亮所以看不出來。
不曉得為什麼,買了一堆標榜「超亮LED」結果都超不亮,最後被我找到一種日本聚光型的LED比較亮,而且是橘色的。
索性把所有的LED燈都換成橘色的比較清楚。
最後是KVM跟自製切換盒的大合照,這應該就是最後一次改造了吧?想不到更進階版了。
這次的電腦維修案例施工者不是我,是從朋友那聽來的,曲折離奇。
主角是一台筆電。雖然我各有一台P3的破爛筆電與單核Atom小筆電,但我不太會修。
這台筆電在安裝OS的途中必定自動斷電,換了無數片光碟後還是一樣。
原來電池是壞的,拔除後只插電源就正常了。
昨天在重灌一台電腦時,一切都很順利,但是灌完之後卻出現「已拔除網路電纜」。
我很肯定有接網路線,所以也檢查了接RT-N13U的另一端。兩邊都沒有掉。主機板上的網路孔燈號也有亮,因此懷疑是不是那條爛網路線掛了?連忙拿出了預備的線。
將區域連線停用再啟用後還是一樣的情形,整個很令人不爽。
安裝主機板廠商給的網卡驅動就好了。